黨的二十大召開后,湘陰縣委黨校立足主責主業、發揮自身優勢、創新宣講方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突出隊伍建設,打造宣講尖兵。黨的二十大閉幕后,該校精心組織骨干教師開展專題學習,邀請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主任張宇光副教授為教師們進行輔導。在深入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基礎上,組織骨干教師進行集體研討、推進集體備課、開展試講練講,做到靠前規劃、提前介入,為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做充分準備。
突出理論優勢,夯實宣講基礎。一是深挖“理論富礦”。該校結合湘陰實踐,分專題、分領域精心打造宣講課程,引導黨員干部從理論源頭、實踐起點上深刻感悟思想的偉力。同時,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納入科干班和專題培訓班等各類班次。二是加強課題攻關。緊扣報告中的重點亮點內容,組織骨干教師結合湘陰實際開展專題研究,并深入環保局、執法大隊、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石塘鎮等地調研,努力形成期刊論文、資政報告等,做到以文輔政,經過反復打磨后轉化為教學資源。三是編印“口袋書”。組織骨干教師將二十大報告中的重點知識歸納匯總,印制《永遠跟黨走——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輔導讀本》,充分利用“口袋書”體積小、便于攜帶的特點,以提高學習的時效性,讓全縣干部群眾牢記黨的二十大精神,從而深刻理解掌握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目前,已發放“口袋書”4000余冊。
突出形式創新,強化宣講實效。以縣委黨校為主陣地,以黨史陳列館為依托,在組織二十大精神專題宣講的基礎上精心打造了四堂微黨課,組織骨干教師組成的宣講小分隊深入鄉鎮、社區、機關單位、學校開展宣講活動。通過田坎會、屋場會,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與心互動,切實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和老百姓心坎上,受到干部群眾廣泛好評。(湘陰縣委黨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