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實施民法典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
1、什么是民法?
民法是調整日常生活的法律。
2、為什么要制定民法典?
(1)大陸法系民法與英美法系民法的區別。
(2)制定民法典是法治國家的成功經驗。
(3)制定民法典是解決司法實踐難題的需要。
一、加強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
1、民法典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立法舉措。
(1)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構建完整人格權體系
(2)確立平等保護原則,加強對財產權的保護
(3)回應幸福生活需要,完善風險救濟制度
2、民法典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
(1)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2)加強了私有財產權的保護
(3)回應了我國改革開放提出的新問題
3、民法典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法律制度。
(1)民法典劃定了公權力行使的合理邊界。
(2)民法典為國家管制提供了多種途徑。
4、民法典是加快推進人民法院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制度支撐。
(1)民法典是我國法律體系中僅次于憲法的重要基本法。
重要性 廣泛性 適用的難度
(2)民法典是司法裁判的重要依據。
民法典包括7編,共84章、1260條,總字數10萬余字。
二、加強民事立法相關工作。
1、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
2、修改完善相關司法解釋。
(1)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工作。
(2)有序開展民事司法解釋制定工作。
三、加強民法典執法司法活動。
1、規范行政行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2、嚴格采用民法手段規范政府民事行為。
3、秉持公正司法,提高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
(1)加強重點領域審判指導和監督。
(2)加強對民法典實施后民事案件審判質量評估考核。
(3)充分發揮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作用。
四、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
1、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要求,加大以案釋法力度。
2、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引導群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