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參與及其制度建設
一、準確把握公眾參與的科學內涵和重要作用
(一)公眾參與的科學內涵
(二)公眾參與的重要作用
個人權利的維護離不開廣大公民的有序參與。特別是在公民社會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不斷擴大的公民參與對公共利益的維護與實現,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1、公民參與可以有效防止公共權力的濫用。
2、公民參與可以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學和民主。
3、公民參與本身就是公民的價值和美德。
二、科學界定公眾參與的適用范圍與組織形式
(一)公眾參與的適用范圍
公眾參與在當前中國的發展有三個層面:
1、在立法決策層面。
2、在政府決策管理層面。
3、在基層治理方面。
總的來說,在政府決策管理層面,公眾參與領域比較廣,且發展不平衡。
(二)公眾參與的組織形式
1、聽證會。
2、座談會、論證會和立法調查。
3、公開征集意見。
4、信函、電子郵件等現代通信手段征求意見。
三、努力提供公眾參與的必要條件和法律保障
(一)政府要培育公民的民主精神和法治精神。
(二)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公民參與的制度和機制。
(三)政府要為公民的參與提供更多的渠道。
(四)政府與公民在公眾參與中要積極合作。